【人物名片】林嘉佳:法学专业2024届毕业生。曾获“高文奖学金”。今年毕业季,她同时收到了北京康达(厦门)、北京盈科(莆田)和湖北今天等多个律师事务所的入职offer。
一封温情的感谢信
林嘉佳父母写给学校的感谢信
教育,是一场美丽的邂逅。今年毕业季,我校收到了一份特别的礼物——来自法学院林嘉佳家长的感谢信。信中字里行间都叙说着对学校、对老师的感谢与信任,表达了对学校教育工作的认可。
大一时,林嘉佳从国际经济贸易专业转至法学专业,转专业的过程中,法学院副院长周萍给予她很多帮助。“周院长对待我们就像对待自家孩子,力所能及地帮助我们,在法学实践学习中更是给予我们很多指导与建议。”林嘉佳说道。成功转专业后,在周萍的建议下,林嘉佳加入了法律援助中心,真正体会到了用自己所学的专业回馈社会的成就感,也让她更加坚定了学习法学专业的决心。生活上,辅导员崔恒洁耐心帮林嘉佳安排宿舍,经常关心她的近况,给林嘉佳留下了深刻印象。“对待学生的事十分上心,学生需要什么,她就会竭尽全力帮忙,为学生的事忙前忙后,非常耐心。”林嘉佳笑着说。
埋在心底的法学梦
学习法学并非只是上大学后的想法,对于林嘉佳来说,这颗梦想的种子早在高中时期便悄悄埋下。如愿转入法学专业后,林嘉佳经历了很长一段时间的迷茫期。法学知识体系的重构和学习方法的转变都给林嘉佳的法学学习之路增加了困难和挑战。面对重重困难和挑战,林嘉佳不仅未言放弃,还坚定了毕业后成为一名法律工作者的决心。为了让梦想照进现实,她决定备考具有相当难度的法律职业资格考试。
林嘉佳考取法律职业资格证书
长达几个月的备考过程中,林嘉佳大部分时间都泡在图书馆或自习室里。当时,主观题的备考让她觉得尤为棘手。让林嘉佳印象深刻的是,在客观题成绩出来之后的十几天内,她需要背诵大量资料,其中有一道理论法大题,小五号字体的复习内容写满了整整8页A4纸。林嘉佳便一天只吃两顿饭,将节约出来的时间都用来背题,吃饭的时候耳机里也循环播放理论法大题,反复记忆,反复巩固,直到完全掌握。尽管备考过程十分艰辛,林嘉佳还是凭借着对法学专业的热爱和坚持不懈的努力,最终将法律职业资格证书收入囊中,为今后从事法律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法律工作的实践之旅
学校秋招期间,林嘉佳就已经找到了实习公司。怀揣着对法学学习实践的满心期待,林嘉佳开启了人生中第一份法学实习工作——赴江夏区乌龙泉法庭实习。
在这里,林嘉佳第一次跳脱出象牙塔的理论知识,在近距离接触的办案实践中打破对基层法庭工作的偏见,真正感受到了司法实践在乡村的脉搏与“送法下乡”的意义。
在江夏区乌龙泉法庭实习的林嘉佳
相较于本部的法庭组织明确的固定岗位,基层法庭的工作内容更加细碎和繁琐,因此带给了林嘉佳不一样的体验和经历。立案接待、卷宗整理、调解记录、校对文书、旁听庭审…这是林嘉佳在实习中接触到的工作内容。法庭就像微型法院,案件办理的全流程体验让林嘉佳感受到法条化为实践的过程,加深了对理论的理解。“通过实习,我第一次认识到律师行业的辛苦,对于许多书本上的知识点也有了概念学习之外的实践认知。”林嘉佳回忆道。
法庭工作人员大多无法按照朝九晚五的固定时间上下班,大家通常会比上班时间早到一些,自发自愿地联系当事人处理案件。在基层法庭实习的这段期间,林嘉佳深刻意识到,法律工作者要时刻从当事人权益出发,考虑当事人的实际情况,尽最大努力帮助当事人解决问题。
法律工作者们深深的法律情怀给林嘉佳留下了深刻印象,也深深地影响着她对于法律精神的认知。从高中梦想学习法学,到大学转专业到法学,再到经历法学专业学习的迷茫期,最终顺利通过法考并参与基层实习工作;从一开始单纯学习感兴趣的法律知识,到有意识地去帮助社会弱势群体维护权益,法律实践的种种经历让她看到了一个个具体的人以及他们的困境,也深刻认识到了法律工作者背后的责任与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