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1日下午,剑桥大学耶稣学院智识论坛主任、生物化学博士Julian Huppert莅临武汉学院,在2103报告厅举办了一场以“人工智能的机遇与挑战”为主题的公开讲座,通过经典的“电车难题”案例,深入探讨人工智能在道德决策中的角色及其带来的复杂伦理问题,吸引了200余名师生前来聆听。
AI发展溯源:从幻想走到现实
讲座伊始,Huppert博士带领听众回顾了人工智能的发展历程,从古代希腊人对自动机的幻想,到现代智能助手的广泛应用。
他说关于人工智能最早可以追溯到古代希腊人对自动机的幻想以及中世纪犹太人传说中被超自然力赋予生命的假人,这些故事反映了人类对于创造具有自主意识机械体的早期想象。20世纪初,随着计算机科学的兴起,科学家们开始尝试构建能够执行特定任务的机器。其中毕业于剑桥大学的Alan Mathison Turing提出了著名的“图灵测试”,成为衡量机器是否具备人类智能的标准之一。在科幻文学作品中,也有很多关于AI的探讨,从《2001太空漫游》中的HAL9000电脑,到如今无处不在的智能助手,AI正式从想象走进现实,特别是近年来,深度学习算法的进步使得机器在图像识别、自然语言处理等多个领域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AI伦理挑战:电车难题启示
讲座的核心部分聚焦于人工智能(AI)带来的伦理挑战,特别是通过“电车难题”这一经典伦理学案例进行探讨。
Huppert博士指出,随着AI技术的进步,人们越来越关注这些系统是否具备某种形式的自我意识,以及它们是否能够在紧急情况下作出符合伦理的选择。“电车难题”提供了一个理想的思考框架,促使我们考虑AI在面对复杂的道德困境时应遵循什么样的原则。例如,自动驾驶汽车在未来可能会遇到类似的抉择场景,因此,制定清晰的伦理指导方针对于确保AI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至关重要。
同时,自动化和智能化趋势正在改变劳动力市场结构,许多传统职业面临消失的风险,这可能导致社会不平等现象加剧。他提到,在英国有大约一百万个工作岗位本质上是驾驶相关的职业,如果自动驾驶汽车普及,这些人将面临失业风险。因此,政府和社会各界需要共同努力,为受影响的群体提供再培训和支持,帮助他们过渡到新的工作领域。
此外,随着AI应用日益普及,个人数据的收集和使用变得更加频繁,如何保障用户隐私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Huppert博士呼吁建立严格的数据管理和审查机制,防止滥用个人信息。他强调,透明度和责任是构建公众信任的关键,只有当人们确信自己的数据得到妥善处理时,才会更愿意接受和使用AI技术。他还提到AI可能带来的其他潜在风险,如恶意使用AI进行网络攻击或操纵舆论等。因此,制定合理的法律法规和技术标准至关重要,以确保这项强大的技术造福而非危害人类社会。
互动环节:共话AI未来
讲座过程中,现场观众积极参与互动,围绕AI是否会威胁人类生存、如何平衡技术创新与伦理道德等问题展开了热烈讨论。特别是在关于“电车难题”的讨论中,大家各抒己见,提出了多种思考角度。有人认为应该优先保护多数人的生命安全,而另一些人则担心这种做法可能会导致AI系统偏向于特定的社会群体,从而引发新的不公平问题。
互动交流
一名学生提问:“如果我们不能完全依赖AI做出正确的道德选择,那么我们应该如何设计这些系统?”对此,Huppert博士回应道,关键在于结合人类智慧与机器能力,创建混合型决策支持工具。这些工具可以帮助人类更好地理解复杂情境,并提供基于数据分析的建议,但最终的决定权仍然掌握在人类手中。另一名学生关注的是AI对就业市场的影响,询问是否有具体措施来缓解由此造成的社会不平等。Huppert博士表示,虽然技术进步不可避免地会改变某些行业的工作模式,但我们可以通过教育和培训提升劳动者的技能,使他们能够适应新兴的职业需求。他还提倡建立社会保障体系,为那些因自动化而失去工作的人员提供经济援助和心理支持。
讲座结束后,同学们迟迟不愿离开,围着Huppert博士询问和探讨自己关心的问题,Huppert博士耐心地一一进行了解答。
讲座前后,Huppert博士还分别与武汉学院教师代表和学生代表进行了座谈,并在副校长罗航的陪同下参观了我校校园。
教师代表座谈会
学生代表座谈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