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30日上午,校党委书记陈祖亮教授在图书馆“大思政课”实践教学育人基地给学生讲授形势与政策课,他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与美丽中国建设”为主题,围绕“生态环境挑战”“生态文明建设的中国之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等核心话题,从问题导向与目标导向双重维度抽丝剥茧、条分缕析。

他说,改革开放以来,由于粗放的经济高速发展,生态环境面临系统性挑战,水体、空气、土壤污染严重,经济发展与资源消耗矛盾突出。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从源头上扭转生态环境恶化趋势,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党的政治纲领,首次提出“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党的十九大报告进一步明确要着力解决突出环境问题,首次将“美丽”纳入强国建设目标。党的二十大进一步构建“美丽中国”系统工程,形成全域治理体系。通过十年的努力,生态文明的中国之治效果显著,我国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更加健全、污染防治攻坚向纵深推进,绿色、循环、低碳发展迈出坚实步伐,生态环境保护发生历史性、全局性变化。

陈祖亮通过深入浅出的讲解分析阐明: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具有独创性理论和实践贡献,实现了人类生态文明思想的革命性变革,破解了发展和保护的世界性难题,回答了“为什么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什么样的生态文明、怎样建设生态文明”的理论和实践问题。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是指导生态文明建设的根本遵循,并随着实践深化不断丰富完善。
陈祖亮教授呼吁同学们通过绿色出行、节约水电、垃圾分类、参加环保公益活动等方式,积极参与美丽中国建设,成为生态文明建设的积极贡献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