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期访学交流②】南非访学:在非洲讲中国故事,在南非听世界回声
作者:周权 摄影:南非访学团 编辑:范君彦 审核:罗茜 来源:国际交流与教育学院
时间:2025-07-16 浏览:
访学启程:走进南非顶尖高校
今年暑假,我校10名学生赴南非斯坦陵布什大学,参加为期三周的国际访学项目。这是我校第五期南非访学项目,目前正在顺利推进,学生通过与国际学生互动交流、课堂学习、文化体验与学术展示等形式,深入了解中非关系与非洲社会,拓展国际视野。
热情接待:校方与资助方欢迎
斯坦陵布什大学及项目资助方为学生举办了欢迎晚宴与午餐,表达了对本次交流的重视与期待。我校学生代表也向主办方致谢,表达了对南非之行的期待与珍惜之情。部分同学用英文主动发言,表示希望在此次访学中深入了解非洲文化,并与当地师生建立友谊,展现武院青年开放、自信、包容的风貌。
文化交流:跨文化理解从倾听开始
在项目初期,学生通过系列交流活动与来自非洲的青年开展互动。其中,在 UNESCO “Story Circle” 环节中,学生围绕“身份、文化与理解”主题与科特迪瓦学生展开深入对话。通过倾听与回应的分享模式,学生亲身体验跨文化表达的复杂性与共鸣感,也为后续的学习与观察奠定了人文理解基础。
聚焦非洲:完成“China in Africa”课程展示
本次访学的核心课程为“China in Africa”。在结课环节,我校学生分为四组,以英文进行专题展示,主题包括:《教育视角下的中非合作》:回顾教育援助发展,探讨其成效与争议;《中非之间:贸易还是援助?》:分析援助逻辑与经济往来,强调双赢合作;《中国的环境挑战与保护对策》:介绍中国在环保领域的困境与行动;《中在非,非在中:跨境流动与民间互动》:关注人口迁移与文化融合现象。
本次展示不仅考验了学生的信息整合、逻辑表达与公众演讲能力,也使他们在真实语境中感受到跨文化交流的复杂性与紧张感。每组同学在15分钟的时间内完成介绍并接受现场提问,课堂师生对展示内容与表达效果均给予积极反馈。 后续学生将通过个人视角继续分享南非访学见闻。
本次访学行程中,我校相关负责人与斯坦陵布什大学国际部、暑期学校项目负责人、现代语言学院教师及资助方进行了面对面交流,探讨了包括学生长期交换、语言类专业实习、教师短期交流及定制短期课程等下一阶段合作内容。
访学团学生感言
"首先非常感谢今天在座的所有人,为我们提供了如此丰盛的午餐;其次感谢Naspers的资助,让我们有机会来到南非,体验当地的文化与生活;最后我还想感谢武汉学院、感谢Stellenbosch University。目前,我是一名英语专业的大学生,并且正在学习日语这一第二外语,我非常喜欢语言学习,因为我认为语言可以影响人们、改变世界。未来,我想成为一名大学英语老师,所以我会在本科毕业后继续攻读硕士,为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作准备。" — 艾欣旖然
"通过参加UNESCO STORY CIRCLE,我切实感受到了不同文化语言背景下学生们性格和表达方式的差异。当来自科特迪瓦的学生Mark骄傲地向他哥哥说我交到了Yukke这个来自中国的朋友,并向他哥哥分享我们交流的点点滴滴,此刻跨文化交流的意义体现地淋漓尽致。" — 程宇康
"参与此次 Presentation 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每位发言者都在全力以赴地表达观点,清晰的逻辑、用心的材料、真诚的表达,都体现出对内容的重视。面对多元观点,我始终坚持尊重差异、保持立场——理解并不等于认同,交流应当促发更深入的思考。不同文化带来的视角碰撞,不仅打破了我原有的思维定式,也让我感受到跨文化交流的独特魅力与创造力。当然,这种魅力也伴随着挑战,比如理解偏差与表达差异,但正因如此,这场交流更显真实与深刻,也让我对未来的跨文化沟通充满期待。" — 宋磊
"此次Presentation ,我与巴西和德国的组员协作,是独特且珍贵的体验。不同思维的碰撞让我们的展示更立体。同时我也发现自身不足,比如跨文化沟通时理解差异的反应不够快。但这让我明白多元团队是个学习窗口,不同背景带来视角冲击,逼着我跳出固有思维。这次经历,不止提升表达与协作,更让我懂得拥抱差异、融合多元,才能在交流与学习里走得更远,期待未来更多这样的成长契机 。" — 李静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