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6日,由中国纺织出版社有限公司主办,武汉学院与湖北大信博文图书发行有限公司承办的全国高等教育“人工智能+艺术”专业建设学术论坛(湖北论坛)在武汉学院刘炽平报告厅隆重举行。本次论坛聚焦“人工智能+艺术”专业建设的路径创新与学科重构,吸引了来自清华大学、中央美术学院、上海工程技术大学等全国70余所高校的240余名专家、学者及行业代表参会。

论坛开幕:共话AI+艺术的未来发展
上午,论坛举行开幕式,由武汉学院艺术与传媒学院院长欧阳慧教授主持。
武汉学院副校长罗航教授在开幕式上致辞。他强调,专业是高校立德树人的基本载体,武汉学院高度重视学科交叉与产教融合,与腾讯、华为、中软国际等企业共建产业学院,开设“腾讯班”“华为班”等特色班,推动“学历+证书”双轨培养。近年来,学生在学科竞赛与创新创业项目中屡获佳绩,展现了“人工智能+艺术”融合育人的阶段性成果。

△武汉学院副校长罗航教授致辞
湖北大信博文图书发行有限公司总经理夏荣鹏先生表示,教育出版不仅是知识的载体,更是推动教育改革的重要力量。
中国纺织出版社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总经理董清松先生指出,AI时代教材建设需实现“技术赋能创意,创意驱动教育”的深层融合,既要融入前沿知识,又要坚守设计学科的人文内核。

△湖北大信博文图书发行有限公司总经理夏荣鹏致辞

△中国纺织出版社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总经理董清松致辞
主题报告:前沿理论与创新实践
论坛分为上下两个半场,诚邀数位顶尖学者作主题报告。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赵超教授提出,AI可深度融入设计思维双钻模型,推动设计教育从“技术跟随”迈向“价值引领”。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赵超教授作主题报告
中央美术学院林存真教授结合冬奥会设计案例,探讨AI如何助力传统文化创新表达,并指出设计师应转型为“价值整合者”。

△中央美术学院设计学院副院长林存真教授作主题报告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吴文治教授强调,中国设计学需坚持“中国本位+国际视野”,构建跨学科的“设计理论话语体系”。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艺术设计学院副院长吴文治教授作主题报告
下半场由中国纺织出版社社长华长印主持。他长期深耕出版领域,尤其在数字教材建设方面有着深入研究与实践,他提出,艺术教育需与国家政策及时代发展紧密结合。

△中国纺织出版社社长华长印主持下半场论坛
武汉学院艺术与传媒学院院长欧阳慧教授聚焦“设计 +”人才培养模式的框架。她提出,在新文科的大背景下,设计教育需构建“一主体两融合八共同”培养模式,通过跨学科、跨校合作及产教融合(如与腾讯共建项目),培养具备数字思维与跨界能力的复合型人才。

△武汉学院艺术与传媒学院院长欧阳慧教授作主题报告
湖北工业大学艺术设计学院院长饶鉴教授分享了该校在智能设计教育领域的实践经验,提出"AI赋能、设计驱动"的新型教学模式,强调艺术设计教育必须紧跟技术变革,培养创新型复合人才。

△湖北工业大学艺术设计学院院长饶鉴教授作主题报告
论坛成果:推动AI+艺术教育深化发展
本次论坛成功构建起高校、出版机构与企业间的深度协作桥梁,不仅清晰擘画了“技术为翼、人文铸魂、跨界共生”的发展蓝图,更为全国范围内“人工智能+艺术”专业的体系化建设贡献了具有实操价值的解决方案。我校相关学院和专业将以此次论坛成果为新起点,持续深耕相关领域的教育教学创新,致力于培育既懂技术又通艺术、兼具人文素养与创新能力的新时代复合型人才,为推动我国文化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智力动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