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国必先强教,强教必先强师,师德师风建设为高素质教师队伍培养夯实基础。近年来,武汉学院深入贯彻落实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要求,创新构建以“教育培养为基础、考核评价为导向、监督约束为保障”的师德师风建设闭环体系,通过“育、评、督”三大环节的有机衔接和协同发力,全面提升师德师风建设水平,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提供坚实保障。
“育”以润心:涵养师德师风“源头活水”
武汉学院将师德教育视为一项“润心工程”,致力于从思想源头滋养教师的职业理想与道德情操。学校依据《师德建设实施办法》,系统规划教师全职业生涯周期的师德培养体系,确保教育入脑入心。
学校着力打造品牌化、沉浸式的教育场景。每年举办的“师德师风建设主题月”已成为校园文化品牌,通过师德承诺、榜样事迹巡讲、专题研讨等系列活动,营造出重视师德、崇尚师德的浓厚氛围。学校还定期邀请“全国教书育人楷模”“荆楚好老师”等师德典范开讲,以其真切的育人故事与深厚的学术涵养,潜移默化地引领教师见贤思齐。
今年4月9日,会计学院特邀全国模范教师、湖北省“十佳师德标兵”孙贤林教授,为全院教职工带来一场题为《怎样做一名优秀教师》的精彩主题分享。此次讲座不仅是学校深化师德师风建设、提升教师队伍素质的重要举措,也是落实文明校园创建工作的具体实践。
孙贤林教授讲座现场
在学校的精心培育下,学校涌现出一批师德典范。在2024年“荆楚好老师群星闪耀”教师节颁奖盛典上,武汉学院通识教育课部王曦老师荣获“荆楚好老师”荣誉称号。面对这份殊荣,她动情地说:“我做的都是老师应该做的工作,这份荣誉属于武汉学院这片沃土,属于支持我的领导和同事,更属于让我体会园丁快乐的同学们。”王曦老师将“小排球”打造成“大课堂”的育人智慧,正是学校师德建设成效的生动体现。
外国语学院谢承凤老师是学校师德建设的另一位杰出代表,荣获湖北省“师德先进个人”荣誉称号。自2011年加入武汉学院以来,谢老师始终秉持“立业以勤、立人以德、立志以专”的教育理念。在疫情期间,她因地制宜,克服困难开展线上教学,以及她因手写教案为学生授课的事迹,被媒体亲切地称为‘宝藏老师’。
王曦(左一)荣获2024年“荆楚好老师”,与出席活动的武汉学院校长李忠云教授现场合影。
在培养机制上,学校注重“传帮带”的薪火相传。针对新入职青年教师,全面实施“导师带徒”计划,由各学院(部)选派德才兼备的骨干教师担任指导教师,在日常教学科研中进行“一对一”的精准指导和师德熏陶,实现业务提升与品德塑造的同步前行。同时,学校强化基层党组织的育人功能,通过教师党支部书记“双带头人”培育工程,将师德要求融入党员发展和教育培训,鼓励党员教师主动结对帮扶“四困”学生,在实践中锤炼师德本色。
“评”以砺行:树起师德评价“鲜明路标”
武汉学院将考核评价作为引导教师砥砺品行、明确方向的“导航仪”,通过科学设计、有效运用的评价机制,树立起师德为先的鲜明导向。
学校建立起“双轨并行、多维印证”的师德师风考核体系。教职工师德考核与年度考核同步,覆盖全员;资格考核则聚焦职称评审、岗位聘任、评优评奖等关键发展节点,实施重点把关。考核内容细化为爱国守法、敬业爱生等六大维度,并创新采用“个人自评、同事互评、学生参评、组织鉴评”相结合的“四维评价法”,力求为每位教师的师德表现进行精准“画像”,避免单一评价的局限性。
考核激活师德师风评价机制生命力,学校明确规定,师德考核结果与年度考核、聘期考核、职称评定、岗位聘用等直接挂钩,实行“一票否决”制。这意味着,师德不合格者在各项职业发展关键环节将被“一票否决”,而师德表现突出者则在同等条件下获得优先推荐。这一刚性约束与激励措施,使得师德从“软指标”变为“硬杠杠”,有效引导教师将师德规范内化为日常行为的自觉遵循,形成了重德养德的良好导向。
“督”以护航:筑牢师德风险“防火墙”
武汉学院深刻认识到,监督与约束是保护教师、守护教育净土的必要保障,通过构建严密的监督防护网,实现对师德风险的早预警、早处置。
学校清晰地划出不可触碰的“师德红线”,依据《师德失范行为处理办法》详细列出十二类负面清单行为,为教师提供明确的行为指引和警示。同时,构建了“多位一体”的监督网络:通过校领导听课、教学督导、学生信息员反馈、匿名问卷调查等多种渠道,动态监测师德状况。设立的师德投诉举报平台则确保渠道畅通,对每一起反映和线索都做到快速响应、核查到位,形成有力震慑。
对于查实的师德失范行为,学校坚持原则,依规依纪进行严肃处理,并建立“一岗双责”问责机制,对管理不力的单位和个人同样追责,确保师德建设责任层层压实。此外,学校还建立了师德舆情应急处理机制和重大问题报告制度,能够根据不同等级的舆情快速启动预案,确保问题处置得当、回应及时,最大限度降低负面影响,维护学校声誉和教师队伍整体形象。
通过“育、评、督”三个环节的紧密衔接、相互促进,武汉学院成功构建了师德师风建设的良性闭环生态。这一系统性的创新实践,不仅显著提升了教师队伍的师德素养,也为新时代高校建立健全师德建设长效机制提供了富有启示的”武院经验”。
新闻链接:https://article.xuexi.cn/articles/index.html?art_id=3599212565827289975&item_id=3599212565827289975&cdn=https%3A%2F%2Fregion-hubei-resource&study_style_id=feeds_opaque&pid=&ptype=-1&source=share&share_to=wx_sin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