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就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这是我校会计学2007班侯晓庆于4月8日发布的一条朋友圈文案。原来,她在这天收到了来自南京师范大学的考研录取通知书,顺利圆梦自己的“梦中情校”。
高三一次偶然的机会,侯晓庆在一张明信片上看到了南京师范大学美丽的校园风景,那时的她便在内心埋下一颗小小种子,希望日后能去这所美丽的校园上大学。然而,高考发挥失利的她未能如愿,但这颗小小种子依旧在内心深处生根发芽。进入武汉学院的第一天起,侯晓庆便暗自下定决心,4年后的考研目标院校,还会是她——南京师范大学。
考研期间图书馆学习时长
去年2月,大三在读的侯晓庆正式进入复习备考阶段。她花了几天时间在网上浏览不同人的考研经验帖,吸收精华、借鉴经验,再根据自身情况制定了一套详细的考研复习计划。“考研复习是一个长期过程,健康的体魄是成功的基础。”深知健康作息重要性的侯晓庆坚持早起不熬夜,每天7:30 起床,去图书馆打卡复习。为了保证每天既能有十几个小时的复习时长,又能在晚上11点之前结束复习任务躺在床上,侯晓庆决定中午不回宿舍午休,感到疲惫时,就趴在图书馆的桌上小睡一会儿。
复习期间的写作练笔
“我本身是个特别容易焦虑和内耗的人,备考那段时间,偶尔会焦虑到睡不着。”面对每日排满的复习计划,侯晓庆感到压力倍增。有一次,照例完成一天的复习任务后回到宿舍,有些焦虑的她躺在床上毫无睡意。在手机上东翻翻西看看的她无意中浏览到一个分享考研写作素材的公众号,便认真阅读起来,还在手机备忘录上完成写作练笔的小作业。不知不觉,这成为了侯晓庆睡前的一个小习惯,不但很大程度上缓解了她的焦虑情绪,也在日复一日的点滴积累中提升了她的写作能力,使她管理综合类联考中的写作部分得分47分,超出她所报考的旱区平均分43分的分值。
复习期间,除了睡前积累写作素材,侯晓庆最常做的一件事就是背考研英语单词,为了避免出现“前脚记、后脚忘”的现象,她制定了“三轮单词复习计划”。第一轮时的任务量是每天背诵80个英语单词,她下载了一款名为“不背单词”的手机软件辅助记忆,这款软件的特色就是当天不背单词,隔天的背诵任务就会翻倍,能够有效督促自己每日打卡。第二轮复习时,侯晓庆每天要背120个单词。提到背诵小窍门时,她说,偶尔会遇到一些容易忘记的单词,就把闺蜜的微信备注名改为这个单词,每天和她聊天的过程就加深了这个单词的场景印象。经过前两轮的扎实背诵,到第三轮复习时,侯晓庆已经背完了所有的考研单词,只需每日夯实与巩固即可。
一直坚定目标,朝着“梦中情校”努力攀登的侯晓庆在复试时遭遇挫折,情绪一度崩溃到想要放弃。进入复试的侯晓庆并没有太多时间感受喜悦,由于初试时没考专业课,复试内容包含5门专业课,既有笔试,又有面试,繁重的复习任务和有限的复习时间都让侯晓庆感到极度焦虑。“当时压力特别大,经常背完专业课知识点后大脑一片空白,什么也记不住。”回忆起那段时日,侯晓庆充满感慨。复试前,她找学姐帮忙充当面试官进行模拟面试,但在一开始的英语自我介绍环节便频繁卡壳,面对学姐提出的问题也是几度沉默,答不上来。结束后,她一个人在图书馆角落里情绪崩溃到大哭,心里萌生了打退堂鼓的念头。但在闺蜜好友的密集式安慰与鼓励下,她迅速调整,摒除杂念,争分夺秒进行最后冲刺,最终将“梦中情校”的录取通知书收入囊中。
考研路漫漫,回望来时路,侯晓庆十分感谢默默“耕耘”的那个自己。她认为考研是一场长期战斗,谁都不知道未来的结果会是怎样,因此心态很重要,焦虑什么就去做什么,一步一个脚印,结果就不会太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