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湖镇是全国最大的水库外迁民建的集中栖息区,曾被称为“水湖”和“芦柴湖”。1968 年,定名为“大柴湖区”。这里是全国最大的水库外迁民建成建立集中安置区,在支持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地建设中,4.9 万淅川人民历经艰辛搬迁,形成了如今的马南村。
湖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印发了乡村环境微改造共建重点工作实施方案,旨在通过设计下乡方式,推动乡村振兴,提升农村居住环境和生态质量。为响应政府号召,武汉学院艺术与传媒学院特派以钱浩、刘飞老师为代表,组建志愿者团队(指导老师:钱浩、刘飞,团队成员:余建松、杜鑫鑫、谢学顺、郑羽涛、许秋鹏、王洪涛、颜欢欢、钟正尧)前往湖北省荆门市钟祥市柴湖镇马南村参与志愿建设。
“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共同缔造”工作强调保护生态环境和传承历史文化,该工作坊旨在修复古老建筑,保护非物质坊习俗,让乡村的历史文脉文明。重视乡村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让乡村焕发活力。
(志愿者团队及工作坊负责人合影)
12 月 21 日,艺术与传媒学院刘飞老师带领四名志愿者率先前往马南村进行实地行动,着手开展乡村环境微改造共建工作的前期设计工作。刘飞老师及志愿者团队深入了解村庄状况,为后续的设计和改造工作做好重要准备。
(刘飞老师指导学生整改方案)
(此图为本次设计节点前期实地考察图)
(此图为本次设计成果)
12 月 22 日上午,在湖北省柴镇,为期的“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共同缔造”工作坊拉开帷幕,正式开营仪式隆重举行。这一工作坊旨在通过共同缔造理念,推动乡村环境微改造共建试点,提升农村人居环境、生态环境和村民生活质量。通过仪式,参与者对工作坊的目标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并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建立了良好的合作氛围。
(图为开营仪式)
(图为开营仪式合影)
(图为开营仪式上的讲话)
12 月 23 日,钱浩老师率领四名志愿者前往马南村与刘飞老师等人汇合,积极开展改造工作。此次实地行动针对乡村环境微改造共建重点项目做进一步推进。钱浩老师及志愿者团队
将致力于落实改造计划,为提升马南村的生活环境做出应有的贡献。当日下午,志愿者团队与马南村村书记展开了深入的沟通交流,在交流中,双方就居民的期望以及需求项目的具体安排进行了详细讨论,确保改造工作能够更好地符合当地居民的实际情况。
(图为志愿者团队与村委书记沟通交流)
志愿者团队前往改造地点与当地居民进行沟通,深入了解他们的生活环境、困扰和期望。在整个过程中,志愿者们通过与居民建立起紧密的联系,更全面地把握了改造项目的方向和紧迫性。
(图为与改造点住户沟通交流)
(图为与改造点住户沟通交流)
下午2点,改造工作正式开始。志愿者们积极投入到实践中,展开了一系列的改造工程。从清理整治到小区环境美化,改造工作全面启动,为村庄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上图为志愿者团队开始改造)
晚上 7点,钱浩老师及志愿者团队积参与改造工作的复盘会议。在复盘会上,团队成员分享他们在改造过程中的观察、发现和交流,以便更好地理解工作中的关键点和潜在问题。通过此次复盘,大家共同寻找解决方案,优化工作流程,提高效率。这种精神协作有利于确保下一步的改造工作更加顺利,更加符合马南村居民的实际需求。
(图为志愿者团队总结当日工作)
(图为村委书记复盘工作)
“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共同缔造”工作坊在湖北省柴湖镇盛大开幕,拉开了乡村环境微改造共建试点的序幕。开营仪式的成功举行标志着一场集思广益、共建美好家园的实践正在正式展开。这个工作坊的开展旨在通过“共同缔造”理念,引领着农村振兴的步伐,推动湖北乡村的环境升级。参与其中的志愿者团队将凭借丰富的经验和专业知识,以及与当地居民深度合作的决心,共同投入到乡村环境微改造的实际行动中。同时本次共建活动增加了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丰富了课堂教学内容,完善了教学社会实践服务社会的教学体系,增强艺术与传媒学院社会实践第二课堂的开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