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9日下午,武汉学院图书馆广场变身“消防安全实训基地”,一场以“演为实战,练护平安”为主题的沉浸式消防演练在此展开。军运村消防救援站专业团队全程指导,法学院600余名师生在“真场景、真操作、真体验”中锤炼应急处突能力。

演练伊始,后勤保障处(保卫处)廖祥森老师作动员讲话,他讲述了本次消防安全实操演练培训开展的重要性,并强调:“今天的演练不是走过场,而是要让大家在真实场景中形成肌肉记忆,我们不要纸面上的满分答卷,只要实战里的满分表现。”

演练伊始,军运村消防救援站夏班长以高校火灾典型案例为切入点,结合教学楼、宿舍、图书馆等重点场所特点,系统解析电器过载、实验器材操作不当等校园常见火灾诱因。“灭火器指针指向红色代表压力不足”“消火栓水带展开需避开尖锐物”……通过现场拆解演示,师生们掌握了消防设施的正确使用要领。针对资料室纸质材料密集的特点,夏班长特别强调:“书本档案堆放需预留消防通道,实验用酒精等危化品必须专柜存放。”
随着逃生帐篷的架设,演练进入高潮环节。这座占地40平方米的充气迷宫内浓烟弥漫,能见度不足半米,尖锐的警报声此起彼伏。师生分成组,用湿毛巾捂住口鼻,弯腰沿墙壁摸索前进。“注意头顶障碍!”“右侧有安全出口指示灯!”消防员在外场实时指导。李同学完成演练后心有余悸:“黑暗中完全失去方向感,真正体会到掌握逃生技巧的重要性。”
广场中央,油盆烈焰腾起两米高。在“提、拔、握、压”的口令指导下,师生们轮番上阵,持干粉灭火器组成扇形包围圈压制火势。法学院辅导员王老师首次操作灭火器后感慨:“理论考核满分不如实战过关,这种肌肉记忆训练非常必要。”消防员同步纠正常见误区:“喷射时要对准火焰根部而非顶部”“室外灭火需注意风向变化”。

军运村消防救援站张站长带队全程指导,他表示“让高校成为消防安全教育的辐射源,通过师生带动家庭、影响社会,是我们开展消防进校园的深层目标。”据悉,武汉学院已将消防演练纳入年度安全教育计划,未来将强化实验室专项演练、夜间疏散演习等场景,持续筑牢校园安全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