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武汉学院的校园里,有这样一位老师,他既是数学世界的探索者,又是诗意的教育者;他用数智技术点亮课堂,又用诗句和书签传递对学生的关爱。他就是信息工程学院副教授蒋磊,一位将教育情怀与数智创新深度融合的“明师”。
诗意课堂:让数学与文学相遇
蒋磊的课堂,从来不是枯燥的公式推导,而是充满诗意的探索之旅。他坚信,数学是理性的艺术,而教育是感性的事业。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他常常将数学知识与文学创作相结合,用通俗的语言解读抽象的数学概念。
更令人感动的是,蒋磊老师有着独特的教育情怀。他喜欢为表现优异的学生创作诗句,并亲手制作书签作为奖品。这些书签上不仅写满了对学生的祝福,还融入了数学元素,将严谨的学术精神与温暖的人文关怀巧妙结合。一位学生曾回忆道:“蒋老师的书签上写着我的名字,还有一句诗:数学如诗,解码人生。这让我感受到,数学不仅是工具,更是艺术。”

△蒋磊为数学课的学生题写诗笺
数智赋能:让教学焕发新生
作为一位极具创新精神的教师,蒋磊始终走在数智化教育的前沿。他积极探索将AI技术、大数据等数智化手段融入教学,打造生动有趣的教学素材和案例。他的课堂上,通知、讨论甚至期中考核任务都充满了数智元素,既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又培养了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精神。他的课程期中考核独树一帜,采取分组合作开放式学习,通过线下模拟命题和课堂答辩展示有效落实行程式考核,并引入个人贡献+小组协作计分等创新模式,有效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教学相长,蒋磊老师在不断改革创新的同时也收获了一些荣誉,2023年荣获校第四届教学创新大赛一等奖,2025年,他又带领团队参加首届全国高校教师数智教育创新大赛,荣获二等奖。他主持的校级重点教研项目《数智赋能混合式教学模式创新研究——以应用型本科数学教学为例》,致力于将数智技术与传统教学深度融合,为教学改革注入新活力。他还将思政元素融入课程,主持《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曾获校级课程思政示范项目、省级一流课程认定,真正实现了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的有机统一。

以赛促学:培养创新精神
蒋磊不仅是一位优秀的教师,还是一位出色的竞赛指导者。他长期担任学科竞赛指导教师,带领学生在各类国家级、国际级赛事中屡获佳绩。2024年他指导学生荣获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国家级二等奖,指导学生获得湖北省“挑战杯”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铜奖;2025年2月,他指导学生团队在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MCM)与交叉学科建模竞赛(ICM)中分别获得H奖与S奖。
通过竞赛指导,蒋磊不仅提升了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问题解决能力和实践创新能力,更重要的是培养了他们敢于探索、勇于创新的精神。正如他所说:“竞赛不是为了拿奖,而是为了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找到学习的乐趣和成长的动力。”

△蒋磊带领师生团队征战2025年9月的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
文化育人:营造学术氛围
蒋磊深知,教育不仅是知识的传授,更是文化的熏陶。他于2016年创办武汉学院数学文化节并担任历届活动的总策划,期间培育出一个校级社团——数学协会,指导其开展各项常规活动,并多次获得校园“十佳社团”称号。今年5月份举办的第九届数学文化节还乘着学校数智化发展的东风,顺势推出“智绘数学,创想无限”首届AI创作大赛,极大激发了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每年的数学文化节活动也成为校园的一道靓丽风景线,不仅提升了学生的综合素质,还营造了浓厚的学术氛围。
在蒋磊的引领下,数学文化节逐渐成为学生展示才华、交流思想的平台。他常说:“数学之美在于它的严谨与创造,而文化的魅力在于它的包容与传承。我希望通过这些活动,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的温度,体会到学习的乐趣。”

△蒋磊指导学生大创项目研讨交流
结语:教育的诗意与远方
蒋磊老师用诗意点亮数学,用数智赋能教育,用情怀温暖学生。他不仅是一位优秀的教师,更是一位教育的诗人。在他的教育理念中,数学不再是冰冷的公式,而是充满温度的艺术;课堂不再是单调的知识灌输,而是充满创新与活力的探索之旅。
一如既往两相知,三尺讲台四季识。
五味杂陈何处叙,六根未净七情执。
九天揽月八方志,十年树木折桂枝。
千锤百炼犹坚劲,万里长征永不止。
——蒋磊教师节感怀
在这个数智化时代,蒋磊以实际行动诠释了“明师”的内涵:既有扎实的专业功底,又有创新的教学理念;既有严谨的治学态度,又有温暖的教育情怀。他将继续在数智化教育的道路上探索前行,为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新时代人才贡献智慧和力量。